教育学院宣传中心讯(通讯员 郑文龙)2021年5月24日下午14:00-16:30,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刘宝存教授在我院601教室为师生作了题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措施·挑战”的学术报告,周小李教授、戴伟芬教授及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亚敏教授及研究生参加,报告会由欧阳光华教授主持。
![](/virtual_attach_file.vsb?afc=MLzUoZLmW7U8VVnumM2o7L8UmLaM4lUZo7UsU4vbM47snzU0gihFp2hmCIa0MYy4nkyioSyZU4lZLm9sozNZo7lPUlU8LN-ZUNCbn7lZnlMFMmrfoRCbLzAFnzlYMkb/v2veo4OeQInigDTJQty0LzGYLSysL4-sgtA8pUncc&tid=1021&nid=7327&e=.jpg)
刘宝存教授首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他基于1995年汉斯·迪·威特(Hans De Wit)等学者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一书分别从过程说、措施说、氛围说和综合说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进行系统阐述,并对教育国际化、教育全球化、教育区域化、教育对外开放、国际教育接轨等相关概念作了辨析。在刘宝存教授看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大致可归结为经济全球化引领、国际组织推动、国家战略驱动、经济利益追求、信息社会以及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等六个方面。
其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与措施方面,刘教授围绕何谓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谁参与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高等教育如何全球治理等问题对高等教育全球治理进行系统分析。接着,分别以英国、美国为例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纵向脉络和横向主题进行详尽阐述。最后,以较为丰富的大数据展示了全球留学生发展、海外办学的发展、国际教育援助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virtual_attach_file.vsb?afc=ML4To7o7rRM4WVUu4vaolV7oz7PL47UiM7lsMllbLm9iMRL0gihFp2hmCIa0n1hkUSyiMSybMz-DnRlbL8-YL47DoznfozGbMRCPL7nfL7VFLNLDLm7anlnFLz6fnR9Jqjfjo4OeoDrN6ShXptQ0g47aLm70M4LYMYbw62n8c&tid=1021&nid=7327&e=.jpg)
最后,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悖论与挑战部分,刘宝存教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人才循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殖民倾向与公民身份认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国家教育主权安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标准化与特色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商业倾向与教育价值的坚守、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竞争与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输入与输出等作了深度反思。
在互动环节,刘教授就报告的相关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很好的回应。
报告结束后,欧阳光华教授对此次报告作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并衷心感谢刘宝存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学术盛宴。在一片热烈掌声中,本次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
审读人:申国昌
图文记者:郑文龙
网站编辑:詹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