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宣传中心讯(通讯员 汪燕 王振权)2020年10月22日下午2点,围绕教师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如何学会教学,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教师教育研究”人文社科青年学术创新团队进行了跨学科交流。团队以“虚拟现实学习环境构建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交流”为主题,在田家炳楼601室成功举办了2020年系列学术沙龙活动之一。此次交流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陈加博士主讲,教育学院戴伟芬教授主持,教育学院邢欢博士、张建副教授、朱楠副教授等老师以及心理学院的唐汉瑛教授和五十余位硕博研究生到场参加活动。
陈加老师首先从技术基础研究的视角讲述了新一代虚拟现实学习环境(虚拟现实应用系统)构建中所涉及到的共性关键核心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展开的研究工作,然后分享了团队目前基于AI在课堂行为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展示了传统2D视频技术在师生数据采集与课堂行为分析方面的缺陷,着重讲述了团队新提出的多视图三角化测量算法,及其在3D姿态捕捉和师生姿态分析上的应用前景,让在场师生感受到了“AI+教育”和“VR/AR/MR+教育”的创新性及便利性,并倡议共同构建大量的高质量的“带标签”的数据以实现AI+教师教育深度融合。
随后,在场师生围绕AI技术和VR/AR/MR理念在教育中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位老师围绕AI/VR/AR/MR理念下的相关技术与方法与各自所在学科领域的融合、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及相关困惑等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各位同学在技术操作层面提出了“怎样用AI识别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行为,提高学习效率”等问题并得到了陈加老师及在场其他老师的充分反馈和回应。
最后,戴伟芬教授代表团队再次感谢陈加老师的分享和到场师生的热烈交流,并表示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教师教育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后续将开展系列学术活动。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比较教师教育研究”人文社科青年学术创新团队对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教育的关切和思索,同时也加强了团队中不同学科背景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未来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打下了基础。